半岛手机版网页

来源:半岛手机版网页 | 2024年06月03日 18:21
半岛手机版网页 | 2024/06/03

半岛手机版网页最新消息

半岛手机版网页

半岛手机版网页

半岛手机版网页

中新网漳州5月25日电 (陈洁如 陈燕)“竹编非遗文化非常有趣,这次在闽南技艺传习所里,我们感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就读于福建漳州龙文区实验小学的台湾学生胡凯扬,在参加完25日举行的“童心‘竹’梦·编织未来”漳台青少年竹编技艺非遗文化交流暨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后表示非常开心,“提前收到六一礼物了”。

半岛手机版网页

半岛手机版网页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日活动有多个方阵进行巡游表演,包括七星马会方阵、锡伯族歌舞巡游表演方阵、海蓝星飞跃梦想巡游方阵、多民族舞蹈巡游表演方阵、方特熊出没狂欢巡游方阵、锡伯族射箭表演方阵、广场舞健身操表演方阵、文化馆鼓舞(中国范)表演方阵等,累计巡游队伍人数在300人左右,共同体会源远流长的锡伯历史故事,领略锡伯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吸引了很多当地群众和省内外游客围观、参与。

据了解,沈北新区是中国锡伯族的主要发祥地,是锡伯族万里戍边的出发地半岛手机版网页,同时也是如今全国最大的锡伯族聚居区,现有锡伯族人口3万余人,这里拥有宝贵而丰富的锡伯族文化遗产,保持着锡伯族传统的节令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等,是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活载体,将纪念锡伯族万里戍边活动举办在沈北新区,更能体现出民族大团结、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意义。

万里戍边精神是锡伯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锡伯族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对家园的深情眷恋和无私奉献。在万里戍边的过程中,锡伯族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半岛手机版网页,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边疆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保卫祖国边疆、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半岛手机版网页

半岛手机版网页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乌云毕力格以《满蒙文在西藏:驻藏大臣的语言沟通与文书档案》为题,就清代多语文政治背景下,蒙古语文在清朝的西藏施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令志以《清代文书种类及其特点》为题,详细介绍了清代各类下行、平行、上行多语种文书的名称、特征,以及各类文书的作用和影响等。

同时,会议围绕“多语种古籍、档案、金石碑刻文献搜集整理与时代价值探讨”“多语种文献所见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汉蒙藏梵满文佛教文献传承关系研究”“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研究”“蒙藏医学文献”等议题进行分组讨论。据悉,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30余篇,有100余篇论文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北方多语种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编辑:巩晴希责任编辑:寇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