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起点 > 古文化

丧事童男童女专业开光致辞(丧事上的纸马纸牛专业开光)

风水大全 古文化 01-14

晋中埋葬死人的风俗

中国历来注重和重视丧葬礼仪,尤其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 送死重于奉生” 观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时期,丧礼已经形成一整套礼仪。从初终到大殓、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以后历代传承,虽有简化衍变,但主要流程却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晋中大致遵循着这一套流程。­
一、初终­
亡人气绝后,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由于 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地讲究随手撂在天花板,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剪发、洗涤,进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称之为“打麻伴”。晋中祁县等地则在死者左手放一串与死者岁数相等的小面饼,名为“咬牙饼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条鞭子或拂尘;把死者咽气后烧化的锡箔用纸包好,放入死者怀中;最后再给死者搂上一条麻披拧成的带子。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可以抵御恶狗的扑咬。沁县一带把装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饼,就称为“打狗饼”。­
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时候“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 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口中含钱 、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 ,女性死者侧卧 。这叫做“停丧” 或“ 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俗称“打善面纸”。蒙面布也好,蒙面纸也罢,古时候都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使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由于 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因为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其实也就是说都是预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流程是传统丧礼中的“小殓”。­
在为死者寿衣时,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烧纸,称为“烧黄昏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 ,久久不见死者复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
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亲自去或请人去亲友家报丧。长辈去世,儿孙要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奔赴亲友家叩头报丧“送孝”。­
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 ,又叫“ 门状”,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问题与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死者为一户之长,而且年龄已进入古稀之年,街门满糊以白纸;如不足60岁,或夫妇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边街门,通常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辈,双亲尚在,则只能在门额垂贴一张白纸。晋南是把纸折叠起来剪成条状花絮,死者多大岁数,就剪几条,然后悬挂在大门外。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 指路灯”、“ 路灯”、“长明灯”。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叫做“烧倒头纸”。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入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
死者咽气的当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举行一种仪式,“ 压魂”“ 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在鼓乐吹打下,死者的儿子用盘端一张纸,进庙磕头拜礼后 ,把纸放在香炉内,俗称“ 纳纸”。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带讲究家人绕街行走,一边烧化纸钱,一边嚎啕痛哭,称为“知死”或“寻魂”。榆次等地则在本院土地神前设香案,烧化纸钱 ,焚烧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尽哀,名为“点化钱”。­
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假如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沁县等地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
入殓­
入殓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晋中祁县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须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 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黄色,称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一些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预示死者“ 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
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一些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和避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多次,俗称“叫醒”。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
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 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摆列各式纸扎和陪葬品 ,诸如童男童女 、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 ,不论辈份大小,统统按照“ 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
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 )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在吊丧活动中,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依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里,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里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
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专业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预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预示再不开棺了。­
“送行”的习俗,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
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
出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看作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常常要依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但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问题与事项。­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祁县等地皆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花圈。­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
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如意吉祥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能够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预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时候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致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在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久安息于此。­

出殡次日清早,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预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多数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通常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一些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普通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时候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时候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尤其是结婚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体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我想了解天津殡葬的所有风俗及整个殡葬仪式的全部程序~!假如有哪位...

天津传统白事风俗
在天津办丧事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仪式,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
流程如下(以汉族葬礼仪式为例)
在老人烟气之前,要请大了(liao三声)负责整套丧葬仪式的布置和布局安排及调遣。
小殓:
直系亲属站立老人两旁,开始进行小殓(为老人剪发、刮脸、净身,女性要梳好头),穿寿衣,在穿寿衣的同时,两旁儿女的眼泪不可以滴到寿衣上。
寿衣:
天津办丧事的寿衣一般男性共穿七件:布质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小圆寿字的棉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没有领子,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棉袜子,戴朝珠。女性也是七件,内穿布裤褂、棉裤袄、大棉袄、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绣花,头戴凤冠,披霞帔,还要莲花坠一个、如意簪一支、九连环一个、镶珍珠耳环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凤冠有用点翠珠花的,九连环有用檀香木制的
,这种排场也不过是显示其阔绰,别无涵意。再就是所谓“铺金盖银”。黄色绸子寿字棉褥子一件,白绸子寿字寝单一件,另备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红绿绸绣花平金,上绣海水江牙(涯),分七云、九云,云越多价钱越贵。海被上边有一圆孔,可将死人脸部露出,上再敷陀罗被一件(用黄色绸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纹等),再就是头枕、脚枕,都用黄绸子作成,立体、浮贴莲花,并用各色绫子包镶在莲花瓣上。女姓寿衣则为汉装,也有的按清宫皇后服饰扮装。
倒头或叫入殓:
穿好寿衣并待老人即将咽气时,由床上抬到吉祥板(俗称床板)上,脚要顶墙,墙上面要挂纱帘。在炽热的夏季可以在杠房租赁冷藏棺来停放,避开尸体腐烂,然后由大了在亡灵口中放一枚金钱,为了是让死者顺利地渡过冥河,冥河上有舟子负责撑船,亡灵口含的钱就是付给冥河舟子的船费,另有说法是投胎的时刻 要给孟婆的汤钱。在其袖内放烧饼一个,在其脚下放两捆整打的烧纸,还要在海被的四个角上放四枚钱币,在左手放一个金元宝,右手放一个银元宝。
灵堂布置和布局:
亡灵头前摆放摆列供桌,上面正中间位置放亡灵的遗像,右边放狭食罐子(亡灵的饭碗),在前面正中间位置摆放摆列香炉,里面点3只香,快烧完时再点燃3只,两旁为可以烧48小时的白蜡,以及贡品,最前面放一只油灯,不可以熄灭,供桌前面放一个火盆,供孝子贤孙为亡灵烧钱所用,亡灵腿两边摆放摆列直系亲属敬献的花篮,(所有花篮或花圈应该挂黑色挽联,右边为上款一般写父亲大人千古或母亲大人千古,左边为落款一般为晚辈xx敬挽)要按照辈分排列,还要摆放摆列纸活童男童女,和两捆卷好的烧纸。屋里所有镜子、悬挂的字画、箱柜上的铜活全用白单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摆的带有彩花的摆设都转向后面。所有房间的灯不可以关闭。
孝服:
儿女亲友要穿孝服(通常是在亡灵咽气前买的,也可以请邻居街坊一起手工缝制)男子着孝帽子,帽子上有金钱及麻绳(男左女右)孝裤子,裤带(系在孝裤上),腰带(系在上衣外面),腿带子(系在孝裤腿上)黑纱(男左女右)女婿们佩戴白纱,有一些地方穿孝还要有绷鞋步,女性没有孝帽子,要带头带子,包裹在前额上,后面两根带子要过腰,未婚女性佩戴短头带,并且头带上有花楞,孙(女)辈分的要分别在孝帽子,黑纱或绷鞋布上的正中位置佩戴一枚红绒球,外孙(女)辈分的要将红绒球佩戴在偏边,曾孙辈分的红绒球应为两枚。孝服材料为粗白布,女婿们的孝服为漂白布。其他非亲属关系的吊唁者,只佩戴一只黑纱,所有第3天准备到火化场送行的吊唁者都要在胸前佩戴白花
门前布置和布局:
请杠房(棚铺)师傅在门前搭棚,棚子内点长明灯,不可关闭,还不错摆放摆列一些整打的烧纸,还有纸牛纸马(死者男性要扎纸马,女性要扎纸牛)死者年龄超过60岁还要有一抬纸轿,棚子内也可以供亲友们休息。大门两旁摆放摆列旁系亲属和其他亲朋好友敬献的花篮和花圈,门前立挑钱纸(在白蜡木杆上头装白铜如意钩,挂上刻有钱印的白纸一缕上,每串三条,角相连,下端剪成尖头形为男性或凹形为女姓。按死者年岁而定条数。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放置)大门旁边的墙上要贴门报上书“恕报不周 x宅之丧”字样,来通知别人家里正在办丧事,意思是请宽恕我们没有及时通知您,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多担待的意思。门前还要点长明灯,一般都是普通灯泡,也是不可关闭 。
烧纸:
烧纸为长方形草纸,上面用月子以横7竖5的排列方式刻上钱印,钱印轮廓要清晰可见,横着将每张烧纸卷起时,钱印要鼓起。
(在阴间每个钱印面值为35银钱,每张烧纸的面值为1225银钱7x5=35,35x35=1225)老人咽气的时刻由儿女在火盆内烧几张烧纸打路,使亡灵能够顺利通过鬼门关,然后每6小时烧一次(6点和12点)并且口中要念叨爸爸(妈妈)拿钱啦,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念经: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请4棚经,即僧道禅尼来念,没有条件的可以请师傅经,一般都是杠房师傅代念,不过念的绝对是正经经文并非相声版本。
一般以《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地藏菩萨本愿经》《阿弥陀经》《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等经文来为亡灵超度。
行礼:
在亡灵头前行礼,所有直系和旁系的晚辈行大礼,磕4个头,同时杠房师傅叫号“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再叩首”直系晚辈行礼后要跪在亡灵两旁陪礼。旁系晚辈给亡灵叩首时,亡灵两旁的所有直系晚辈应陪叩4个头,小辈给亡灵叩头时候,只有直系小辈陪叩。
所有朋友以及街坊邻居行礼鞠躬礼,鞠4个躬,同时杠房师傅叫号“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再鞠躬,孝子谢礼”此时跪在亡灵两旁的所有直系亲属应磕1个头还礼。所有晚辈在接待自己前来吊唁的朋友时,应立即出门迎接,并且下跪磕1个头预示感谢人家。
吃饭:
丧事吃饭也很有说法,不可以吃饼类,如烙饼,烧饼,煎饼,馅饼等等,也不可以吃条状食物,如面条,粉丝等等,只可以吃馒头或米饭,主要以馒头为主。然后炖一锅肉,供大家吃 但是第3天亡灵火化后,办丧事的主家应该大排宴席款待所有吊唁者,可以请厨师来到家里料理或者到饭店宴请大家,主食依然是馒头或米饭。
送路:
倒头的转天晚上9点或者10点进行送路仪式,仪式第一项为专业开光,所有亲属站在一旁观看,由杠房师傅代理,用棉花沾酒精擦拭亡灵的眼睛耳朵和嘴,开眼光开耳光和开嘴光,接着下面是开全光,专业开光时杠房师傅要念吉祥话,专业开光结束后杠房师傅会询问亲属是否满意,然后用一面小镜子由亡灵头部照到脚部,让亡灵自己“看”一遍,最后把小镜子摔碎。第二项就是送路,由亲朋好友搭着纸牛纸马,纸轿子,童男童女,和一部分花篮花圈,外人都拿着一只点燃的香,同时还要念经,一起浩浩荡荡来到十字路口或大路上,然后点燃所有纸活和花圈,全晚辈按照辈分跪列两个纵向,面向火堆磕4个头,然后从另一条路回到灵堂,回灵堂的途中,所有的人不可以回头观看,更不可以望向火堆。送路的时刻天上最好有星光和月光,那么亡灵可以顺利的通过望乡台
辞灵和出殡:
送路的转天早上就要出殡了,假如送路之前没有进行专业开光仪式,那么出殡之前进行也可以,所有准备参加出殡的人员每人拿一个小馒头和一枚硬币,亡灵的长子(女)扛着写有“西方接引”的阴魂幡,儿媳(或女婿)双手托着骨灰盒,长孙(女)双手拖着亡灵的遗像,亡灵的次子(女)手持“哭丧棒”所有准备参加出殡的晚辈在跟在后面走出门外,在出门之后有亲朋好友在灵堂燃放鞭炮,其他留守在门前按照辈分面对面跪为两个纵向,男女各一个纵向,长子面前放一个用红纸包裹的砖头,手里拿一个泥碗或普通饭碗,当杠房师傅们将亡灵抬出大门时候,长子将泥碗摔碎在砖头上,口念“爸爸(妈妈)留财”,然后全体晚辈磕4个头,直系亲属跟随着棺材一起上灵车
其他亲朋好友上其他车辆,一同开往殡仪馆,途中过地道,过路口,上桥下桥的时刻坐在灵车里面的亲属要撒买路钱(白纸钱和花瓣)
到了殡仪馆首先亡灵的长子持《居民死亡殡葬证》办理火化手续,然后所有亲属来到悼念大厅进行悼念仪式,奏响哀乐全体人员默哀,默哀完毕后缓缓围绕亡灵一圈告别。最后所有人员来到殡仪馆的焚化园焚化剩下的花圈花篮,同时所有晚辈下跪磕4个头,全体人员将手中的小馒头和硬币以及胸前的白花掷向焚化园,所有不参加圆坟的人员斯扯自己身上的孝服也投向焚化园。所有人回到家后,有人在门前点起火盆,所有人迈过火盆,然后拿一个小的糖馒头和一块冰糖吃掉。
圆坟:
火化的第3天,参加园坟的亲友依然着孝服(或不着)去殡仪馆取骨灰,殡仪馆一般皆有圆坟的场地称为祭奠园,也有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指点,一般家属都会给这些人员一些钱和香烟,亲友们把骨灰盒放好,要点燃整股的香,还要烧纸钱、上供品,所有晚辈按照备份磕4个头(或鞠躬),然后烧掉死者的遗物,并由死者未婚的孙子和孙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进行“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最后燃放鞭炮。离开祭奠园的时刻不可以回头。圆坟后,将骨灰暂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至此葬礼基本结束。
烧期(七)纸
死者的直系和旁系亲属每隔7天的晚上烧一次纸,共烧7次 地点在十字路口或大路上,最好还是有星光和月光。
更加完善的答案请百度我用户名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丧事童男童女有对联吗?是什么?_?

没有,由于他们只是陪衬,没有喧宾夺主的道理。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办白事都要用到什么东西?办丧事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忌讳和避讳?

参加丧事应该穿黑色的衣服,切勿穿白色衣服,白色素衣是主丧(直系亲属)才穿的,而叔伯等亲属则以蓝为主。至于装束:穿件简单容易的衬衫和黑色的外套,一条黑色西裤或及膝西裙最为合适。天津国墓商城将依据天津地区民俗安排专业殡仪服务人员全程提供精致细心的殡仪服务,全年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天津国墓商城服务宗旨是拒绝消费陷阱,用良心陪伴孝心。
希望能帮当你,望采纳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传统的葬礼有哪些仪式

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风俗习惯的差异很大 正是“十里不同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很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常常随殓一些物品,普通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时候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时候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常常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时候汉族通常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且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我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当今社会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预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见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时候,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给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时候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息息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皆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预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葬礼流程的实际案例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明灯: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
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该死者为81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一些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一些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 灵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一些地方用活公鸡)
进入殡仪馆后:
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和提防男、女的写法:先考、先妣。尸体取出后举行“专业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时,仍为长子在尸体头部。专业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
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专业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专业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专业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例:开鼻光,闻花香;……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开堂。专业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
专业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是万万不可以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专业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一些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烧东西。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
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
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预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斗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应是头盖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
骨灰寄存,结束。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葬礼上应准备物品和流程,一般有哪些?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很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常常随殓一些物品,普通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时候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时候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常常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时候汉族通常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且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我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当今社会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预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见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时候,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给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时候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息息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皆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预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葬礼流程的实际案例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明灯: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
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该死者为81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一些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一些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 灵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一些地方用活公鸡)
进入殡仪馆后:
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和提防男、女的写法:先考、先妣。尸体取出后举行“专业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时,仍为长子在尸体头部。专业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
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专业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专业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专业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例:开鼻光,闻花香;……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开堂。专业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
专业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是万万不可以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专业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一些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烧东西。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
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
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预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斗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应是头盖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
骨灰寄存,结束。F3c风水,八字,解梦-玄空网

玄空网   |   冀ICP备20015329号-2   |   合作QQ:5 3 6 9 8 4 7 8 0 本站长期转让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